“胶水牛排”的新闻报道之所以吸引眼球,源于媒体的误导和炒作,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不了解。政府应加强完善法规、适时科普、对不合法行为严厉打击,让消费者看得明白,理性消费。
事件回顾:
2016年12月7日,微信公众号“燕郊生活”报道称,澳洲电视台曝光在澳洲的肉类市场上,很多牛排都是次品牛肉+肉胶拼接而成的“合成肉”,并详细揭秘了制作“合成肉”的加工过程。文章还称不单单是澳洲,“合成肉”已是多个国家行业内的潜规则。
2016年12月11日、12日,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在晚高峰话题节目中,以“粘起来的牛排”为题,指出市场中出售的牛排,其实是用碎牛肉和食品添加剂拼接而成,并在视频中进行了实验演示。该节目的特邀专家称:“卡拉胶如果放在肉制品中那是不允许的”,“如果你添加了 TG 酶或者卡拉胶,就不是正常的牛肉了。”节目播出后,多家媒体以“拼接肉”、“胶水牛排”为主题进行了相关报道,微博、论坛中相关内容被大量转载,引发了网民的激烈讨论,也造成了部分民众的恐慌。
随后,上海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协会公开向上海电视台递交严正声明,声明按照国家标准规定,卡拉胶可以用于肉制品,并指责上海电视台为了博得受众眼球而散发不理性不科学信息。
食品伙伴网食品论坛也开贴进行了专题讨论,让行业网友发出专业和理性的声音,并在食品资讯频道对各方观点做了专题汇总。
2016年12月30日,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16年第17期《食品安全风 险解析》,组织有关专家对“使用卡拉胶重组牛排”的风险进行解析,让舆论回归了理性。
专家建议:
(1)“重组牛排”属于调理肉制品,其制作一般会使用卡拉胶、谷氨酰胺转氨酶等食品添加剂,只要按照标准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,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。
(2)肉的重组技术目前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,其使用的碎肉不等于劣质肉。
(3)生产经营者要强化食品安全“第一责任人”的意识,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,合理合规使用包括卡拉胶在内的食品添加剂,拒绝劣质肉,掺杂其他肉类及不按照国家要求进行标签标注的行为。
(4)消费者选购牛排,可通过查看配料表来区分原切牛排和重组牛排。但是需要小心的是真正的牛排内部很少有细菌,所以半生半熟的牛排也可以吃;而拼接牛排内部会有细菌滋生,一定要熟透才安全。
更多详情见:近日刷屏的“胶水牛排”,食品人告诉你真相!
网友观点:
只能感叹媒体真会造名词吸引眼球,从“僵尸肉”到“胶水牛排”,语不惊人死不休,所谓“胶水牛排”不过是一项用来综合利用和改善口感的加工技术,准确的名字是重组牛排,一不小心借了“食品安全”的东风,成了网红,估计这是最初开发这类技术的人员想不到的。
当然是否重组牛排,标签应该标识清楚,防止商业欺诈,这也是应该的。部分商家不明确标注甚至使用其他动物肉和植物蛋白来做“牛排”,就涉嫌欺诈,跟欧洲的马肉冒充牛肉一样,属于另一个范畴的事情了。部分不良厂家的小聪明和无知无畏,造成食品行业、特别是食品添加剂的大众信任危机,以致于谈剂色变。
政府对于商业欺诈行为应严厉打击,希望监管部门研究制定餐饮环节菜肴品名和原料标注的管理措施,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。相关媒体在报道食品安全问题上,还需提升报道专业性,不要为了吸眼球无节操的盲目,更不应过分炒作本不存在风险的所谓食品安全事件。消费者在面对各种言论时应保持理智,不用跟风。我国的食品科普,依然任重而道远。